核酸检测是早期发现新冠疫情科学、有效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的核酸检测已经常态化运行,但是关于核酸采样拭子含有荧光剂、环氧乙烷等致癌物的一些传言在网上不断流传,很多人因此顾虑重重。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9月9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针对此事采访了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中级检验师刘瑶。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刘瑶介绍,采样拭子并不是棉签,它的材质是聚酯或者尼龙纤维,跟日常生活中的牙刷比较类似,对人体是无害的。同时,采样拭子属于医疗器械,“我国对医疗器械的要求非常严格,质量监管也有相关标准对其进行监管,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无毒无害。因此我们采样用的拭子是百分百安全的。”
刘瑶介绍,核酸采样其实就像用牙刷刷牙,但不同的是核酸采样是采集口腔里咽后壁的细胞,然后把采样拭子放到采样管里。因为采样拭子用的是聚酯或者尼龙纤维,就很容易脱离到保存液里,后续便于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检测。
针对部分市民采样后会出现恶心或喉部刺激等情况,刘瑶解释,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比如有的人咽部比较敏感,采样后觉得不舒服,有异物感、呕吐感等,有些人这种感觉就小一些。不过这些感觉一旦采样完成后就很容易缓解。所以采样对个体同样是没有伤害的。“无论是咽拭子本身还是采样过程都是非常安全的,请市民朋友们放心。”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禹哲
编辑: 王禹哲
阅读数: 0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