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围棋的世界里,他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在古人的棋谱中,他观棋知心,灵魂对垒。
在AI闯入后,他亦喜亦忧,赋诗锐评。
围棋“名嘴”王元八段近日来到了沈阳,受邀“振兴杯”辽宁省企业家围棋邀请赛,众多棋迷再次领略了王元精彩 的讲解。带着对围棋文化的思考,对AI(人工智能围棋)的审慎态度,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纵横穿越,每一处都是风景
“纵横穿越,物我两忘。但凡全神贯注地做事,做任何事都是一种穿越。而围棋的范围更广,程 度更深。“王元认为,从纵向上看:“棋子可以传达古人某一个棋子、某一个棋型,当时是怎么想的;从横向上看,棋之道中蕴含有政治、经济、军事、音乐和大自然的规律, 一个棋盘浓缩旷世之理”。他认为,围棋更像政治,“高手会把留在棋盘上的每一粒棋子利用得非常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兼顾责权利,也会考虑日后可能出现的棋子的方向、价值,所以围棋最像政治,即处理好大家的 事情”,“围棋也像经济,每下一着棋就是一个投资,盘上什么棋最大,不是一着棋值上百目,而是指我现在下的‘这着棋’的价值,投入、产出、损耗等,把各个棋子的力量综合起来,让投入的棋子升值,尽量使对方的棋子的效率没有那么高,这些思考都具有很强的经济思维特性;军事上,两军对杀,你快一气就把我提掉了,我快一气就把你吃了,固又像两军对垒;从节奏上,也能体现出音乐的特性,如果你能感受到棋的节奏性,那么你的棋也就提升了一大块……围棋的文化性也正是在这些纵横穿越中充分体现。
王元认为,正是因为围棋包罗万象,有深厚的内涵,所以数百年来,能够代代相传,能够引得一众棋迷痴迷其中。更因围棋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文化,今天才畅导大家学习围棋,尊重经典文化。 围棋之乐,沉潜忘我,虽然层级不同,但每一级都是风景。王元将棋迷们在围棋中体会到的乐趣比喻成“塔”,他说“围棋就像一座塔,分很多层级,你站到每一层塔上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样的,不要过于较真于高低层级,在每一级都有每一级的风景,这些风景都是围棋。”
棋子是生命体,经典棋谱实现文化穿越
“ 每一个棋子都是一个生命体。阅读经典棋谱及相关文字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网络文字没法表达的意境”,王元一直在研习古代经典棋谱,比如范西屏、施襄夏、还有吴清源大师留下的棋谱,“如果你会读,你就能感受到他的高明。但是估计读惯网络文字的年轻人很难领会到这些棋谱中的神韵。”在多年的研习中,棋子仿佛有了生命,王元在古人棋谱的简约文字中,仿佛看到棋子背后的执子人,清灵的神思,跌宕的心情,“范西屏所著《桃花泉弈谱》惜字如金,但是你能看到范西屏对围棋的认识和思考,只要你会’嚼‘,就像吃饭一样,不知粒粒皆辛苦,吃不出它的香。大师吴清源也留下很多棋谱,还有他对棋的评论,字字珠玑,句句锦绣,他的招法、评论当中都可以窥见他的高明,而这些都是年轻人从AI学习中无法学到的。“对于经典谱籍的推崇也是王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尊重,他倡导年轻人要多读经典史书,将围棋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深研,这才能加深对围棋的理解。
再赋七律 AI会穿越过人类吗?
四年前王元曾复盘讲解”人机大战“,随着人工智能在围棋界的发展,对于AI围棋的认识、运用,他仍然见解独到。当年曾做七律《人机之战》,如今,王元吟一首七律书于扇端,在沈阳赠送给棋友——
堆形砌数智能奇 大节疏松小技宜
相谬宽严终始乱 所钟闪烁幻真知
千头万绪云拼算 弈本空灵被降维
误笔成蝇还是误 强愁比比此新词
七律言简意赅地将AI围棋的特点形容出来:AI在局中的时候擅长“小技”,布局无思想,堆形、砌数而已,但是“大节”上AI不行,全局观、时空感不行;棋盘很乱,乱而精彩。而AI数据大、变幻多的棋路反而使围棋正道迷失,令人困惑;AI擅长云计算,但是围棋的空灵、深奥、幽玄的价值被降低了。AI能够把出现的错误经过万千计算再修正过来,但误仍是误,而这种错误比比皆是,就像“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样,形成了今天的AI独特格局。
王元坦言,他认为AI非常伟大,但是它仍然没有超越人类在围棋上达到的高度。现在AI碾压顶尖高手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机对战时,人的时间太短了,AI一着棋的成形方案产生只需千分之四秒;二是现代人类高手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历史上人类高手的水平。那么,人类的智慧到底能不能战胜围棋AI?王元认为,围棋不是一个计算就可以解决所问题的项目,如果”量化“围棋的话,一般程度的计算,作为围棋高手来说大家都能达到,在这方面并不逊色于AI;AI在它会的范围内,比如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的局势中,可能远远超过人,但是,作为围棋高手来说,在这个局面发生之前,就可规避了,人预计到复杂局面的时候就转弯了。
王元还说,”现在,AI对每一着棋可以标出‘胜率’,这可以为棋手、棋友提供参考,所以风靡一时。但是,千万不能盲从。只需做一个小实验更可知AI没有那么高明,’胜率‘没有那么靠谱:让AI自己跟自己下棋,然后让它为双方的每一着棋标出’胜率‘。“记者还请王元回忆了难忘的经历。他说,21岁时在40天中他都坚持”每天必须学棋16个小时“,并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也许对围棋的热爱,早就穿越一切。
指尖沈阳、沈报全媒体记者 红军 李庆实 摄影 于立泽
编辑: 李庆实
阅读数: 0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